徐圆朗也是命大,刚从鄄城撤走,杨玄纵便带着大军到了,他抵达的第一时间便传信李靖,请示下一步怎么打。他毕竟还不熟悉情况。李靖也是老阴比,他猜到萧铣肯定是想尽早渡河的,于是派人去元城告知萧铣,我是要去河北,不小心跟你撞上了,我的目标不是你,咱们各走各的路吧。萧铣也不是一般人,正所谓兵不厌诈,他不可能相信李靖的话。但是李靖确实撤走了。萧铣派出的游骑探知,李靖的大军已经往西面的临黄县方向去了。这一次萧铣学乖了,派人就在元城以东的河岸架设三道浮桥,浮桥搭成之后,先派出一千多人的斥候过河,然后四散开来,探查官军的踪迹。确定没有官兵行踪,这才开始指挥大军过河。与此同时,杨玄纵按照李靖的安排,从鄄城开拔,沿着黄河往下游走,过了范县之后,就是萧铣的渡河点。后世的范县,在黄河以北,大隋的在黄河以南,县令等主官早就没影了,这座城眼下被一个城里的流氓头子占领着,也就是hsh。玄纵的大军一到,流氓头子徐敏便开城迎接,这就是聪明人,摇身一变,黑转白了。其实李靖这一次的部署,是一种预估,他估摸着萧铣会在某个时间继续渡河,而他则和玄纵配合,分从两岸袭击对方。兵法一道,在谋,在算,谋算的是否准确,一半靠将领,一半靠运气。但是只要有三分可能性,就值得一试。大军过去一半之后,萧铣收到情报,李靖又特么杀回来了,心知上当的萧铣先一步率领心腹渡河,留下许玄彻、万瓒两员大将据守元城。李靖布阵于城外,一动不动。对方反应的太快,元城已经摆出防御姿态,李靖不愿意强行攻城,他就这么杵在这里,就已经打断了对方的渡河,将萧铣的大军切割成了两部分,那么接下来,只能是靠玄纵在对岸剿杀了。玄纵路途远,来的慢了一些,虽然与萧铣的大军撞上了,但是人家一味的往南边跑,他行军一天一夜,实在是追不动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萧铣就这么给溜走了。继续追,不可能了,山东境内全是叛军,他要是敢深入腹地,会成为众矢之的的。于是玄纵就这么驻扎在河对岸,等于是将元城的骁果军后路堵死了。城里面可是还有一万五千多叛军,这种形势下,许玄彻、万瓒心知大势已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于是李靖不费一兵一卒,拿回元城,收服叛军许玄彻、万瓒部。“此二人为首恶,必须杀之,”韩孝基建议道。李靖微笑摇头。刘弘基道:“不能杀,他们是主动投降的,如果杀了,后来者便没有人敢投降朝廷了,应委以重任,与我一起攻打驻守在武阳郡的翟摩侯。”李靖点头道:“先将此二人带进来。”不大一会,许玄彻、万瓒被带到了李靖面前,这两人都是军中将领,跟着来护儿北征的,结果被萧铣蛊惑,成了叛军。其实他们不过是在生和死之间,选择了生,就像这一次投降李靖一样。“二位只要协助本将拿下武阳郡,当以将功赎罪论,我可保举二位继续领军,”李靖神情和善道:“拿下武阳之后,你们便回江南去吧,协助卫公平定南方。”许、万两人对视一眼,不能置信道:“李总管信得过我们吗?”李靖笑道:“半年之前,汝二人与我还是袍泽,世事无常,才致今日局面,今日两位迷途知返,归降朝廷,乃大义之举,陛下善待南人,你们是清楚的,本将并不欲为难你们,瓦岗贼乃国之首恶,本将奉命剿之,正是汝等戴罪立功之时,首府贵乡县你们来打,以向朝廷证尔赤诚之心。”我是让你们做炮灰,但是我说的明明白白的。李靖的坦诚布公,也让许、万二人安心一些,当炮灰嘛,又不是没干过,这次有朝廷精锐从旁支援,肯定会好打一些。他们俩之所以相信李靖,也是因为对方在军中的名声实在是太好了,他们俩知道李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换成杨玄纵,他们俩就不会轻易相信了。“我二人愿为总管麾下之先锋,主攻坚城,”二人道。李靖点了点头,朝刘弘基道:“发文荥阳屈突通,调拨五万石粮食送往范县。”说罢,李靖看向许、万二人:“这些粮食,就算是为二位南下壮行了。”许、万二人对视一眼,拱手道:“多谢李总管厚义。”就这样,李靖率先开拔,于正月下旬,攻取武阳郡南部的观城,而许玄彻、万瓒则是领着一万五的骁果军直扑贵乡。至于汲郡方向,已经打成一锅粥了。史怀义在吐万绪登陆之后,以最快速度支援卫县李景,而翟让的主力,则是死磕黎阳仓。刚开始,吐万绪和苏烈也是扛不住,随着皇甫无逸的抵达,算是逐渐扳回一些劣势。,!黎阳仓,一方是必须守,一方是必须拿下,所以必然会成为一场不死不休的绞杀局。双方阵亡者不计其数,打的昏天暗地。这个时候的杨铭,已经准备离开洛阳了。大雪消融,晴多阴少,主力骑兵到了出场的时候了。杨铭从洛阳戍卫大军中,又调拨出一万五千人,组成一支三万人的大军朝着荥阳进发。荥阳城,屈突通见到了自己的老熟人。杨铭很小的时候,与屈突通就已经很熟悉了,因为那时候的屈突通是永安宫的禁卫头子,没少给杨铭铲过屎。“虎父无犬子,明荃(屈突寿字)这一次做的很好,”杨铭朝着屈突寿笑道:“今后便跟着孤吧,常在你父羽翼之下,雄鹰也难以展翅。”屈突寿大喜,赶忙朝着杨铭跪拜。屈突通哈哈一笑:“臣可没有心疼他,为国效力乃家门宗旨,他若战死沙场,臣只会骄傲。”“哈哈”杨铭笑道:“你就别在我面前说这种话了,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其他人也是纷纷发笑。伺候顶级领导的人,是最会说话的,屈突通就是这样的人,杨铭打小就跟他熟的很,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非常了解,嘴巴不靠谱,人很靠谱。接着,杨铭看向郑诩,笑道:“公死守荥阳,忠心可鉴,如今河南大定,荥阳的善后,你要好生辅佐郇王,等到运河安稳之后,漕运要续起来,粮食靠洛阳,洛阳不可无荥阳。”“臣谨记在心,”郑诩点头道,他已经知道郑观音进了东宫的事情,虽然眼下还没有名分,但是他清楚,名分是早晚的事情。坐在下面的杨庆之也是心虚的很,他身为荥阳太守,没有干好,得到太子即将来荥阳的消息后,就没有睡过好觉,生怕杨铭叱骂他。他这个级别,敢骂他的人可不多,毕竟亲爹是杨弘。等着被骂,还不如主动认错,于是杨庆之主动请罪道:“臣有错,没有守好荥阳,以致贼寇肆虐,漕运中断,国家损失严重,皆为臣一人之过。”“兄长言重了,”杨铭抬手笑道:“瓦岗势大,此番平叛动用数万精锐,仍不能速剿,兄坚守荥阳,不致城破,已是尽力了。”杨铭确实觉得杨庆之没有什么错,对方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不行,让权给屈突通。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是能人。历史上,这个人是相当牛逼的,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八个字,被他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杨广在江都被杀之后,先降李密,改姓郭,李密兵败之后,又降王世充,改回杨姓,率先支持王世充杀同族的越王杨侗篡位,因此王世充把侄女嫁给了他。王世充称帝后,他又改姓郭,估摸着是知道自己干的不是人事。结果呢,眼见李渊势大,王世充将败,抛弃妻子母亲,投靠李渊,被封郇国公,又改回了杨姓。一辈子都在左右逢源,八面驶风,这是一个顶级的投机者。这样一个人,杨铭是肯定信不过的,也不会当成自己人,你不是:()家父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