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千秋节,天气便一日凉似一日。这东宫没了蝉鸣,更显得冷清。
太子妃与乡下姑娘青晚,已经将乡下的玩意儿都玩过一遍了。
宫里的柿子还没黄,崔狸便与青晚两个采摘了,削皮腌了起来。
荷塘的藕向来只管开花,如今也逃不脱被制成齑粉糊糊的命。
晚上偷放孔明灯,差点烧了杜若宫后面的小湘楼;不合时宜的风筝歪歪斜斜落在别处宫院,被人藏了起来,再也找不着。
太子是打定主意不管她胡闹了。
自在是自在的,就是着实无趣。
什么也都玩腻了。
崔狸懒懒地靠在为太子殿下买的但太子殿下只坐过一回的躺椅上,将那本《情僧宝鉴》盖在脸上,叹了口气:“翻来翻去都翻烂了,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青晚不像她没事干,她要尽心尽力把姑娘伺候好,所以倒不觉得无聊。
“姑娘喜欢看书,怎么不去集贤殿里瞧瞧?那里书多。”
“去过了,没我喜欢看的,没一本能看得懂。”
“姑娘自己写一个呗。”
“我自己写,我自己看啊?”
“怎么不行呢,想看什么样就写什么样的。”
崔狸歪着头认真想了想:“你说的有理,我就写我自己爱看的。”
崔狸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去拿笔墨。”
“去哪里拿?”
崔狸犯难了,她也知道,宫中用度都有分配,青晚去内府拿,一定会被问用来干什么,到时候怎么解释?
殿下可说了,她这样的书宫里可不兴看。
“这样,你去沈姑娘那儿去借一些来,她是个喜欢写写画画的。”
青晚迟疑道:“她……能借?”
“去问一下吧。能自然好,不能就算了;真不行,我们还是去内府拿。”
青晚便提着灯笼去了蘅芜宫。
半个时辰后,清婉回来了,果然空手而回。
“她不借吗?”
青晚嘴巴翘老高:“她倒是没说不借,问了你要干嘛,我说我家姑娘要写字,她就笑,不过她虽然笑得讨厌,好歹也同意了;她叫湖玉拿几刀棉白纸给我,谁知道太子在一边说‘她又不认识几个字,给她那么多纸干什么,随便给个一两张,叫她画画鸭子便是了。’沈姑娘又笑,跟我说‘对不住你家姑娘了,太子殿下心疼好东西,不能给我那么多了。‘我一看,那么小小的一叠,够画几只鸭子?我就不想要,可太子殿下在呢,我只得接过来……”
你那么几张纸,根本装不下崔狸刚刚编好的那些东西。
“哎算了算了,我也的确不是那舞文弄墨的人,咱们不写东西了,去湖边捉萤火虫玩吧。”
“姑娘,这时候没萤火虫了。”
“哦……那我们做花生糖吧。”
“哪来的大祸,小麦熬糖稀呢?”
“也是,杜若宫生不了火……”
“那我们……太子殿下在蘅芜宫?”
青晚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