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世家子弟考科举完整版 > 第60章(第1页)

第60章(第1页)

宁毓承笑着道了谢,陪着贺道年用过午饭,说了一会地里的小麦,开春后的稻谷后,离开府衙回府,前去了梧桐院。

夏夫人午歇起身,见宁毓承一身寒意进屋,忙招呼他到身边坐下,握了握他的手,心疼地道:「瞧你的手冰凉,这般冷的天气,还跑出城去了田庄,真是不让人省心。」

「阿娘,我不冷。而且我早就回城了,前去府衙刚回来。」宁毓承真不冷,他安慰了夏夫人,说了去府衙用饭之事。

夏夫人嗔怪道:「那贺五郎在江州府出名的混。。。。。。。淘气,亏你与他能说到一处去。」

宁毓承笑道:「贺禄有贺禄的好处。阿娘,我们二房的佃户册子,可能给我瞧一瞧?」

「你要佃户册子作甚?」夏夫人随口问了句,便让夏嬷嬷去拿了。

「我看看有多少佃户,一共多少人。」宁毓承说道。

官府不肯做的事,宁毓承自己可以做。宁氏共有田地近万亩,宁毓承准备宁氏田庄的佃户人口,按照自己的方式登记。

宁毓承回到松华院,在书房忙碌到傍晚,他望着外面的天色,算着时辰,拿着理好的册子,前去知知堂找宁礼坤。

宁礼坤前脚刚进知知堂,宁毓承一进书房门,他便神色肃然,递了封信给他:「小七,这是你三叔的来信,明州府遭了灾。」

第49章……

薄薄的一张信纸,宁悟晖三言两语描述了明州府的情形。前些时日明州府遇到几十年难见的大雪,雪连着下了两天两夜,破旧房屋倒塌,极寒天气,人畜冻死冻伤无数。积雪半人高,行路艰难。明州府已经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赈济。

宁毓承左右翻看来信,信上并无具体日期。究竟雪从何时开始下,何时上书朝廷,明州府百姓死伤几何,明州府衙有何应对措施,信何时从明州府送往江州府等等,一无所知。

宁礼坤紧皱眉,看上去心情不大好,道:「我先前已派人让你大伯父收拾准备,明日一早便出发,赶去明州府看看具体情形。」

宁悟昭虽是长兄,但他不太通庶务,宁悟晖为官多年,估计不大乐意听从他的意见。

「祖父,不如我与二哥一起去。」宁毓承思索了下,说道。

「不可!」宁礼坤想都不想,断然拒绝。

「且不提下雪行路难,明州府如今情形究竟如何,你我皆不清楚。路上若遇到不要命的歹徒,你们就好比是羊入虎口!」

宁毓承见宁礼坤态度坚决,毫无置喙的馀地,他只能作罢,道:「祖父,三叔写信来,并无让祖父帮着出主意的意思,祖父要是派大伯父过去,三叔可会听从大伯父的意见?」

宁礼坤沉默了下来,以他对宁悟晖的了解,一时回答不上来。

宁毓承觑着宁礼坤的神色,猜测道:「祖父,我猜三叔的意思,并非向祖父求助。一是写家书报信,二是为了提醒祖父,从江州府换去的种子,不一定能保住。祖父,人命关天,先要度过眼前的难关,人活着才能顾及以后的庄稼。祖父让三叔先别管什么粮食种子,朝廷赈济肯定没那般快,明州府先将人救下来,拿出粮食,让百姓自救,以工代赈。召集江州府的粮商,运送粮食前去明州府售卖,让三叔莫要干预,让需求决定粮食价钱。」

宁礼坤看了眼宁毓承,半晌后方道:「你三叔性情冷傲,不喜管束。

冷傲,不喜管束。亦就是宁悟昭前去,宁悟晖身为明州府知府,也不会听他的意见。

「明州府不比江州府差,只人丁,面积,略微次于江州府。按理来说,明州府的常平仓不会缺粮,若开仓放粮,不至于造成大乱。」

宁礼坤起初不愿意去深想,宁毓承道了出来,他回避不了,有些话,却实在说不出口。

宁毓承并不了解宁悟晖,他却深知这个儿子的性情。宁悟晖写信回府,虽并无提到粮食种子之事,宁礼坤猜他会在朝廷未下旨赈灾的这段时日,高价出粮获利。

等别地粮商得到消息赶去,攫取一杯羹时,钱财已经到手。若朝廷追究下来,明州府再拿几个无关紧要的粮商,将罪名都推到他们头上,将其当作替死鬼。

宁礼坤深吸一口气,他没再深想下去,喃喃道:「可惜我一把老骨头,冰天雪地的天气,赶到明州府就散了架,他们还得回来给我丁忧守孝。」

宁毓承总觉着不对劲,但他对内情以及宁悟晖知之甚少,宁礼坤不打算继续说下去,便将今日前去田庄,以及前去府衙见到贺道年,自己的打算细细道来。

宁礼坤听得惊讶不已,暂时将明州府之事抛在了脑后,接过宁毓承递上来的册子翻阅,神色触动。

「小七,有人之地,才有生机。这份人丁册子很是完备。」宁礼坤主政吏部多年,眼光毒辣,何等老谋深算,一看就止不住夸赞。

尤其是各地州府用这份册子,来核计州府的田亩,以及赋税,人丁的增减等,吏部考评就变得容易,而且极难弄虚作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