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周市长说得太对了,夏天就到那里避暑去。”有老板恭维地说。
“对对对,如果这么说,我们种好了,就成了我们的私家果园了……”有老板兴奋地说。
“不错,我回去以后就开会商量看种多少,算我一个。”
“算我一个……”
“算我一个!”
“……”
看到能出现这种意想不到的结果,窦文娟、周丽华她们都很激动!
第314章满载而归
两天后,前来签约的老板很多,基本上参加推介会的都来了。
这其中,有部分人是看在罗子良的面子上的,像铭达公司的柳冰茹,以开酒店为主的王欣柔等,她们相信罗子良的为人,知道这个钱不会打水漂。
有的是看在周市长面子上的,周市长都说了,发财了别忘社会责任,而且这件事情是由市政府出面去做的,换句话说,去唐平县投资,那是给市政府面子,出问题也可以找市政府。商人做生意,离不开政府,和政府打好交道,对自己只有好处。
还有极个别老板,像那个田秃子,他完全是看在罗子坤的面子上的。他说:“我现在是唐平县的投资商人了,如果以后我的浴足城出了什么问题,我就去找坤爷解决,他不会见死不救的……”
他的说法,让一些备受欺凌的服务业小老板都争先恐后的也跑来报名!
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报名交押金,半天功夫,全县调查统计出来的土地亩数全部都分出去了。
另外,滨海市政府援助了三百万,望城区政府也援助了一百万。
窦文娟于是问:“他们市政府和区政府为什么要援助我们钱?”
罗子良说:“我在他们面前哭穷,看我可怜,就给了呗。你没听说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
“切,不说拉倒!”窦文娟撇了撇嘴,给了他一个白眼。
事实上,周市长和唐区长也问过罗子良,你们县政府把土地都给了商人种植刺梨,商人赚钱,农民增收,那县政府的财政收入从哪来?
罗子良说,等到全部土地都种上刺梨,春天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五彩缤纷的刺梨花,秋天季节,都是一片片金黄累累的果实,就会吸引大量外地人来欣赏,发展旅游业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对于罗子良的规划和设想,周市长和唐区长都认为可行,就慷慨解囊,予以支持。
事情办好以后,罗子良他们就坐火车回唐平。
临进站时,罗子良对前来送行的罗子坤说:“你那五个4的车牌把它换掉,做人低调点,别太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