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个好消息,三交节度使,高郡王上疏,今年秋辽国只有零星百余人入寇,远不似过去几年。
高郡王在奏疏中提及,可能是去年秋赵将军在仙人关南大破辽军,让他们不敢贸然南下。”
陛下脸色不动,“去年的事,他今年来请功。”
叶谷笑道:“高郡王也有缘由,后来经辽国的仙人多证实,又派熟络的商人去打听,才敢完全确定,赵将军当时杀的乃是辽国南院大王耶律隆的嫡长子耶律阿休。
传言此人征辽东,屡立战功,骁勇善战,乃是辽国的少年英雄。”
“南院大王,岂不是辽国皇室正宗,辽国的麒麟子啊!”吴光启反应过来,“我大周的少年英雄,杀了辽国的皇族麒麟子。”
张令说听了也笑起来:“真像是天意,我大周注定压辽国一头,不过也只当附会说笑。赵立宽乃是高家的女婿,无父无母的孩子。”
“天下人都是君父的子民,赵立宽也是。”叶谷笑着拱手说,他把这消息在此处说自然是有目的的。
张令说道:“叶公说的也是。”
陛下听了接过奏疏看了一遍,嘴角微微扬起,点头说:“确实是件好事。”
陛下做了定性,叶谷喜笑颜开,“都是托陛下洪福,古人云天子圣明才有贤能出世。”
有了这铺垫,他才接着又掏出一份奏疏:
“禀报陛下,河内今年遭旱灾,有六个县欠收,知县、知州联名上疏,求朝廷免一年税。”叶谷接着说起另一件事。
要是以往,这种事他们几个宰相一商量,批了意见交给天子加玺印就成。
可如今十分特殊,西南在打仗,军饷粮草不断,西北有入寇,正要增援钱粮,增派士兵,北面有辽国虎视眈眈,三交连年增兵,今年还要给高郡王填补窟窿。
正因收到府州告急的消息,他才把这件事放在最后说。
叶谷心里也苦,这几份奏疏送到的时候刚好他当值,按理就该他送到御前来。
可他也知道,这几件事都不小,他一人应付不来。
只能抛下脸面请托,才把吴相公,张相公一道请来。
如今朝廷正是缺钱的时候,这时候一州六县请求免税,这也是不小一笔钱,何况河内向来是富庶的上州,一年不交税,朝廷要损失一大笔钱。
果然陛下听后脸上笑意消失了,直接说:“叫户部尚书来。”
不到一刻钟,在南城官署的户部尚书江长生就被叫过来。
不等陛下开口,叶谷先向江长生说了情况。
江长生也明白了陛下叫他的额意思,思索一下,禀道:“回?陛下,我大周二百多州府,均算的话每州每年得税一万四千零七十三贯,县城三千一百六十五贯。
奏疏中说的焦州乃富庶上州,有一州城六县城,每年税收高于普通州县。
具体的臣也一下记不得,但去年大致应在五万贯左右,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微不足五万。”
听他说完后,陛下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问:“西南大军耗费几何。”
“每月三万五千贯左右,但自赵将军掠得叛军粮食近八万石后,耗费反而少了,从五月后每月只需两万八千贯左右。”江长生即刻汇报。
叶谷心里感叹,这江尚书真是做足了功夫,这么临时叫来,他全能对答如流,不用去翻看户部的账册,看来平日没事他把户部的账簿都背得差不多了。
“焦州的首官是谁?”陛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