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惊讶,但陆洋还是很快反应过来,点了点头。林远琛的视线重新回到了病床上小孩子的面容上。
肺血增加导致的病理性改变、急性肺水肿、肺高压危象、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等,都是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一刻都不敢松懈,床旁时不时就会有护理师记录下各项监测数值。
到现在这些都没发生,也许真的让陆洋在已经发展到几乎没有空间的传统手术方式里,跌跌撞撞地走出了一条新路。
“那个产科的孩子,如果能平安娩下,按照流程评估之后,我也打算用这种肺血管改道方式。”
林远琛说完,大概停顿了两秒,抬头看着自己学生的眼睛。
“你做得很好,陆洋。”
高难度复杂先心病里,前人设计的术式做法已经是极其考验一个心外科医生精细操作和判断设计的能力,在这上面再有突破,是林远琛也没有料到的事情。
陆洋手上的功夫在刚回到心外,被自己逼着上胸外一台血管破裂缝补的时候,还看得出来比之前略有退步,现在不仅恢复,并且已经精进到了这种程度,林远琛就算面上没有表示出来,但心里是真的欢喜。
陆洋的脸上却似乎没有太多的高兴,反而带着一种淡淡的沉重和说不出的复杂。
“但现在也不知道远期的存活,没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对比,我甚至自己也没办法完整归纳这种做法,而且”
林远琛看到他的犹豫,也明白他言语里那些保留的顾虑和思考。
心意在这种时候总是轻易地互通,即便没说出口,也能被领悟。
“你想要精简化操作降低难度,因为没办法被推广,这样的术式意义就不大,是吗?”年长的医生转过头温和地注视着他,“总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医学对于每个从医者来说从来都是一条漫长的路。”
陆洋看着床上的楷楷,小孩子身上仍然连接着各种套管,需要靠着静脉输液泵,鼻胃管等各种辅助手段的支持。
他点头应答着。
“我知道,我从开始设计的时候,就知道并不容易。”
好像是第一次。
林远琛的眼里闪过一抹隐约的惊喜,陆洋第一次这样平静地跟他诉说着自己的心路。他没有作声,安静地倾听。
“先天性心脏病很多很难的手术术式,其实现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了,因为先心病的小孩就算是可以治愈的室缺房缺,在出生后都需要起码上万的治疗支出。所以一旦有病,很多人会选择直接打掉。”
陆洋看着楷楷微微蜷曲起来的手指,小孩太小了,他可能对于疾病,对于自己的处境根本没有概念。
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住院医和护士也好,病房里其他围观的家属也好,许多视线与目光都集中在那对父母和那个一直小心翼翼的女孩身上。
陆洋每一次去看病人的时候,病床上的楷楷总是安静又懵懂,说话也很含糊,但从来不会去扯低流量供氧时戴的罩子,打针的时候也不像很多小孩那样挣动不停,一直睁着大眼睛带着些许的不解望着床边的医生和护士。
“降低成本,降低难度,才能在即便是我老家那样的地方,只要有心外科的医生就能做。要缩短孩子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时间,让一般家庭也不用暂停生计外出求医,得到可以负担得起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