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紫袖红弦明月中 > 第228章(第1页)

第228章(第1页)

心明却笑道:「也不过如此。发下大愿,具足深信,一心行愿,乃菩萨行——不也是世间大功德?又何必请动佛菩萨出力。」边说边合十胸前,「释尊曾说众生本具如来藏,是无价之宝,不生不灭。自性清净,能见真实佛心,便人人皆可成佛。施主说拜佛如拜自身,倒与此说暗合。」

两人边走边说,走进离禅房不远的月洞门,院里极雅致,高处也有一座小小殿堂。刚刚洗刷干净,门还敞着,心明便朝门槛去。

紫袖跟着拾级而上,台阶不短,空荡荡的殿中央却只撂着一座石台,并无塑像,只墙上有一幅壁画,设色鲜艳,画的是佛陀坐于树下参悟,身旁围绕着不同形貌的人物。

紫袖虽未来过,却看得懂,这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情形。心明见他瞧得仔细,从旁笑道:「释尊在菩提树下苦思七天七夜,此间既有魔王前来搅扰,亦有龙王赶来遮蔽风雨……无论何人何事,释尊都不动摇,最终证悟菩提,佛光普照十方世界。」

紫袖听他讲述,看着那画不禁神往,又想起他方才所言,喃喃自语道:「人人都可成佛么?」

「《涅盘经》云: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心明娓娓道来,「成佛须福慧双修,了生脱死,可得涅盘。」

「了生脱死……」紫袖听见一个熟悉的词,想起被自己收起来的了生剑——展画屏给他这柄剑的时候也这样说过。他心中一动,不由说道:「生死无常,因此无可喜丶无可哀,他才盼着我能早些看破。」

心明敛眉道:「寿命不过百年,成佛却先要大死,即为涅盘;大死之后方有大生,即为菩提。入涅盘门,行菩提路,方能来去自如,即为如来。」

紫袖被他一席话镇在当地,抱着「入涅盘门,行菩提路」翻来覆去呆呆想了半晌,终于叹了口气。

两人并肩立于壁画之下,他思量着道:「我尚未了生脱死,却也不怕死,如今只怕畏惧二字。」心明眼观壁画,并不看他,紫袖倒觉自在,自语一般说着,「有那么一个人,在一处的时候,从来不曾叫我伤心过。可我做了一件大错事……如今不在一处了,我只要一念起他,明明无限喜乐,又无限痛苦。」

心明应道:「施主所言业报,想来便是此事罢。」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紫袖念道,「这我是知道的。离不开时,自然生出许多忧怖;离开了,我知道该做甚么,却仍有忧怖。大师……」他沉下声音,诚恳地说,「我想出家,也是将这当做了一个办法——其一是为了修法求解脱,其二也为在此学一门掌法。万般法门皆能为我所用,出家不过也是一条路,照样能为我所用。」他自嘲道,「此念或许对佛菩萨不敬,我倒不能当真解脱了。」

心明仍是一副笑模样,淡然道:「既是为你所用,施主可知『处处是道场』?不剃度丶不进此门,就不能修法了么?进了山门,便是进了解脱门么?」

紫袖被他问得怔住,心明解释道:「业有业因,也有业果。同样一条麻绳,牢牢捆上身便令你痛痒,解下才觉松快,得了解脱;可这麻绳捆上水桶却能提起水来,解与不解,自不必纠结了。」说罢便望着他不语。

紫袖怔了一刻,心中仿佛有一处堵塞的石块晃动着落了,所有所悟道:「是呢,这麻绳也能为我所用……」他凝思起来,「不自缚,便无需解脱;不自苦,便无以为苦……大师可是要同我说这个道?」

心明微微一笑道:「心无挂碍。以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紫袖对这《心经》中的句子早烂熟于心,却从未往这一层想过。此时经文由老和尚口中悠悠念出,入耳无异地动山摇。

「常人孰能无过,」心明见他默然不语,忽然高声喝道,「你是谁?犯错之后,你便不是你了?改过之后,你又是谁?」

他连发三问,势同摧山裂地,内息浑厚几如雷震,紫袖浑身似被风暴裹挟,此生经历的无数次「你是谁」顿时扑面而来,似有无数人一齐开口询问。他两手止不住哆嗦,不加思索朝他道:「是我!一直是我,从来都是我!」

两人对话的回声在殿内回荡,良久方住。心明面上复又浮起慈和笑意道:「眼中有我,心中未空,不过』如实』而已。施主拜佛时,想必拜的也不是那几座金银塑像罢。」

紫袖同他对视,心有灵犀,喜笑颜开,只觉周身轻松无比。

心明长眉一颤一颤,伸指轻点他的眉心:「既是求的自己,吃饱睡足即可。无处不能修行,又何必非要出家呢?佛度有缘人,敝寺自然常迎嘉宾,喜结善缘:学武倒好说,明日与武僧切磋便是;若说避在寺里白吃饭的和尚,有老僧一人足矣。」说罢转身悄然离去。

紫袖心悦诚服,向那大袖飘飞丶稳如磐石的背影合十致礼道:「多谢大师点化。」

近两年他再不敢随意吐露真心,唯恐再次犯下甚么错处,倒在这里说了出来。因烦恼而烦恼,因痛苦而痛苦,萦绕心头的阴翳,都在老和尚的海潮音下烟消云散。

即便后悔,也不觉得万事成空;即便伤怀,也决计不愿意忘记从前。痛仍是痛,错仍是错,念佛不能赎他内心的罪,可他还是他。

他终于全然接纳了自己。

他已经走过了许多处,还有更多地方没去过,更多办法没有试。既然生死无常,唯有趁生时迈开脚步,临死那一刻才越发坦然。

殷紫袖是注定要在红尘中打滚的人,便继续去修福慧罢。

他胸中澎湃馀波未去,兼之心明允他留在寺中练武,更为欣悦。若同武僧切磋得宜,或许也能学到三皈依掌——想到此处,忍不住心花怒放,只盼天快些黑,再快些亮,好早早去练。

这无名空殿的门向来不锁,他午后便又踱来看画。不多时便有小沙弥偷跑进来,又同他说些闲话。两人嘀嘀咕咕一阵,便听见叮铃铃的清脆铃声,又有青年僧人说话声。紫袖尚不知何事,小沙弥惊跳起来骇笑道:「我竟忘了,今日有香客来访。」又朝一旁指了指,「这里有个窝儿,最适宜躲懒。你先藏着不要出声,人走了我再来叫你。」说罢抄起身边纸包一溜烟窜出门去,咣当当将门扇全部关严,已有僧人搬着桌椅走到门口,随后便是摆茶果的吆喝声。

紫袖被关在殿内哭笑不得,依言寻去,果然石台最里头有个不深不浅的凹陷,放着一个小小蒲团。他不由发笑,便坐下歪着头看那壁画,越看越觉有趣。

外头脚步声渐近,紫袖本不在意,听着听着,脸色忽变。

香客两位,其中一个脚步重些,再平常不过;另一个走路轻缓得多,也熟悉得多,像是漂在尘土之上,京城再无第二人。

这是朱印的脚步声。

这时二人停下,拉扯木椅,有人落座,随后道:「你也坐罢。」

果然是六王爷陈麒枢的嗓音。

没想到来访之人竟是他们。一门之隔,紫袖屏息静坐,收敛声气,默默揣度。两人坐在了廊角,想必是借着高处一赏山中清幽佳景;看寺中举止,应当也不是头一次来了。这许久不见,原来王爷如今搬出了城,倒来这里寻清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