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下面的中层干部们个个惊诧莫名,就是坐在主席台上的县领导,多数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吃惊的神情,甚至包括县长邓仲和在内,神色之中带着一丝迷惘。只有党群副书记徐文浩,依旧正襟危坐。似乎他事先已经得到过某种消息。想来这样的事情,慕新民会提前跟他通个气吧。毕竟党建工作,徐文浩也是正管,慕新民不能把人都得罪了。
不过瞧徐文浩的木然的神情,他也还是将自己当成了看客,没打算“掺和”。这样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徐文浩觉得自己可能还不够资格参与。当然了,根据历史的经验来看,在这样的事情上表态,往往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押对了宝,则能大获丰收,从此青云直上。短时间内由最基层升到最高层的例子,都不胜枚举。一旦押错了,那就打入深渊,万劫不复。虽然现在的风气,有所改变,利益与风险都不至于那么恐怖,依旧还是很“刺激”的。但徐文浩并没有把握。好不容易混到了县委副书记这样的实权职务,还是谨慎一点,不要随便冒险的好。
慕新民是从省里下来的,据说是省长祝联盛亲自推荐他担任林庆县委书记,他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也许就是接到了某种指示。有鉴于此,更加不能轻易掺和进去。
同样的心思,不但徐文浩有,其他人也一样有。
邓仲和脸上诧异的神情很快消失,眼神落在面前的报纸上,脸色恢复得很平静。其他县委领导的神情也大都变得古井不波。
批判完明珠那篇文章,慕新民拿起了那份全国性大报,开始朗读报纸上刊载的评论文章。慕新民实在不是个很好的朗读员,总是一个音调,声音沉缓。语气该加重的时候加重,不该加重的时候也加重,总是一小句一小句的往外迸,让人听起来心里头怪别扭。
全国大报刊载的文章很长,慕新民差不多花了四五十分钟才终于朗诵完毕。尽管是政治学习会议,这么长时间朗诵一篇大家手里头都拿着一份的报纸文章,也还是有好些人表示了厌烦。
这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您慕书记不是人手发了一份报纸么?摘重点读读不就行了!
等到慕新民一板一眼地终于朗诵完了这篇社论,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舒了口气。
“同志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强化自己的政治敏锐性。这篇文章说得好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就是要多问个为什么?不要搞唯生产力论,不要打着改革开放的名义,自己搞一套,和上级领导的精神对着干,这是肯定不行的。当然了,我们林庆绝大部分干部的思想还是很端正的,观点也很端正,能够时刻和中央保持一致。这一点,很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有个别同志,学习不够,头脑发热,总喜欢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这样怎么行呢?无论是谁,都应该服从上级的指示,服从上级组织的安排。标新立异,另搞一套,那是很危险的!”
慕新民加强了语气,眼神在与会干部们的脸上一一扫过,有意无意间,落在了刘伟鸿的脸上。
其实,不必慕书记用眼神提醒,大家也都知道,他这番话,是冲着刘伟鸿去的。
第430章做人要厚道
“刘伟鸿同志,听说你前不久在夹山区召开干部会议,专门学习明珠报纸上刊载的两篇社论,要求全区干部,要下定决心,坚决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要去管那些理论家说什么,关键是要把夹山的工作搞上去,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有这么回事吗?”
慕新民的眼神在刘伟鸿脸上停留了一两秒钟,沉声问道。
刘伟鸿站起身来,朗声答道:“是的,慕书记,有这么回事!”
全场都安静下来,大家似乎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学习会,要开出点新意了。
慕新民双眉微微一扬,说道:“刘伟鸿同志,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当然要坚持。但在一些基本的原则性问题上,还是要慎重的。你是不是还在会议上讲过,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想获得群众的支持,就必须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慕新民很懂得循序渐进的原理,一步一步地进入重点。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对,讲过!”
“你这是什么意思呢?恩?难道我们社会主义的制度,不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拿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没落的政府和我们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做比较,你觉得这样讲,合适吗?”